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十年代幸福一家人 第73节 (第2/3页)
没有几个小时就死了呢,她男人好像是叫做赵志千,和她爹一个辈分的,“婶子,新年好。” 大千媳妇一脸都是慈祥笑意看着赵可儿,点了点头,不过眼中含着丝丝的泪花,她闺女倘若没有去世的话,现在也和赵可儿一样大了,伸手招了招,将赵可儿抱了起来,“二嫂子,你这闺女养得真是好,你到底是怎么样的?” 罗萱面带笑意的道:“这死丫头能吃,要是不能吃的话,你说她能长得这么胖吗?这小嘴一天到晚都不停。”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当初不是她不肯救那丫头,关键就是她完全保留了原主的记忆,知道她婆婆是什么样的人,爹也就是那样的爹,和现在的男人都一样,在家里面根本就做不了主,长辈在的话只要没有分家,都是家里面长辈当家做主。 娘呢是一个性格软的人,在这样的家庭,那丫头也受罪,她那婆婆简直比赵志义的母亲还有泼,更别说那丫头从出生身体就不好,不细着养,根本就难养活,她能救她一次,难道还接二连三的救她不成? 赵可儿对着她笑了两声,“婶子,我要尿尿了。” “好。”大千媳妇将赵可儿放了下来。 “妈妈,我肚子饿了。” “锅里面有面条,让你爹给你装去。”罗萱回道,抓起一把瓜子递给大千媳妇,“英子,别客气吃瓜子,客气干什么呢?” 大千媳妇英子看着赵可儿向屋子里面走了进去,点了点头,伸手接了过来,“长得真好。” “你吃过了没有?要不要在我家吃一碗面条?” 英子摇了摇头,“吃过了,这都几点了,一早起来就吃过了,你还没吃吧?我先走了,不打扰你吃饭了。” “我吃过了,坐坐吧,平时也没什么时间在一起唠嗑,这大过年的,坐一会儿,咱们闹闹。” 英子干活能干,干得那都是老爷们才干的活,罗萱呢干的活都是轻松的活,一天也就是七八个工分,所以两人虽说一个村子,也经常碰到,不过说话的机会还真是不多。 英子“哎”了一声。 “今年你家一共上了多少工分?我看分粮食的时候,你家可是左一担子,又一担子往家里面挑。” “还行,我感觉按照工分制确实不错,今年分的粮食确实挺多的,还是gcd好,这放在以前,我都不敢去想,咱们这农忙真是当家做自己的主人了。” 罗萱笑着点了点头。 “要说以前吧!那日子过得真是苦,我记得小时候租种地主家里面的地,一亩地这最少也得交六成的租子,然后人头税,这个税那个税,这一交掉,这倒好了,一亩地忙活下来,最多就只能够弄个三升米就不错了。” 一瞬间两人话茬子就打了开来,反正都是过去的日子多么多么的苦,那些地主老财剥削她们这些穷苦的老百姓,简直就是不敢相信会过现在这样的好日子,感谢党,感谢毛老祖,她们投胎赶上了好时代。 时代是不能去比较的,对于赵可儿她来说如今这时代真不是一般的苦,但是从封建王朝,然后到军阀统治时期,战乱民不聊生,那么现在的日子对于她们来说,以前确实不敢去想。 赵可儿端着小碗,小碗里面装着一些面条,还有两个肉圆子,站在门口一边吃,一边听着她们聊着,听得津津有味,要说好日子的话!天天像是过年这样的话,那才叫好日子。 第67章 饭桌上的规矩 大年初二回娘家,这个习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个就不知道了。 现在嫁出去的姑娘大年初二回娘的话,准备的礼品一般都是一刀子的肉,一瓶两瓶罐头,两瓶酒,两包烟,一包红糖,四样还是六样那就随便你了,买东西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父母是不在乎儿女买多少东西的来孝敬他们的,只求他们能够平平安安,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就行了。 赵可儿嘻嘻哈哈的从赵志义的怀里面下来,飞快的向房间跑了进去,只想说发财了,发财了,这一次真得是发财了。 外公外婆一人给了两块钱的红包,四个舅舅一人一块,然后又找四个舅妈一人讨要了一个红包,又是四块。 十二个表哥她老妈包的红包,她十二个表哥红包还没有捂热,就被她一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全部都要了过来,一下子就从外婆那边弄来二十四块钱了。 加上过年三十晚的压岁钱,她现在小金库一下子就上升到三十七块一毛一分钱了,当然这其中老妈的是二十二块一分钱,她将表哥的红包讨要过来,后来她老妈又给补上了,不过和她没有关系了,她又不是从她那边要过来的,这可是表哥过年给她的红包。 一年就赚了三十七块多啊!看来她制定的一百块钱小目标,还是非常轻松就能够抵达的。 从鞋子里面将钱拿出来,赵可儿拉开梳妆台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把新的锁出来,飞快向她的房间奔跑了过去。 放到小抽屉里面将锁给锁了起来,赵可儿看着手中的钥匙,微微锁着眉头,放什么地方才好呢?看了看,打开写字桌子下面的柜子,将要是放在柜子中间凸起的架子上面,看了一眼,只要不注意的话,钥匙不掉下来,一般不会有人发现的。 拍了拍手,赵可儿蹦蹦跳跳的走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