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枭在唐_第691章 李怀唐穷疯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1章 李怀唐穷疯了 (第3/4页)

时局剧变,像这样的群臣聚会在往昔是难以想象的,李隆基肯定饶不了他们。
  李林甫摇头:“未必。皇帝暂时不会因此而自断羽翼,李怀唐之举在他眼里等于自毁名誉,更合他的心意。再者,你们只看见李怀唐表面得罪人,没注意到更深的实质。”
  “实质?什么实质?”武忠很好奇,他确实没看见。
  李林甫忧心忡忡,“城里的贵族商户们虽然损失了大量的财物,可是,他们都无一例外收到李怀唐个人名义打下的欠条。”
  “那又如何?”众人不以为然。在他们的眼里,所谓的欠条不过是块遮羞布,按他们的作风,赖帐是顺理成章之事。
  李林甫叹道:“你们不了解他,他会还的,还列明了期限与利钱。,在宁远城时,他就没少举债打仗,据说信誉良好,胡商都争着借钱与他。”
  “可即便如此,城里的贵族豪强富商能全信吗?照样恨死他!”
  箫炅不明白李林甫到底要表达什么。
  李林甫摇头,说出中心思想:“没有人希望债主在还钱之前死于非命。李怀唐借得越多,得到的支持也就越大。”
  “嘶,他要将所有人都绑上他的战车?”
  众人终于开窍。
  李林甫点点头,道:“嗯,此人深谋远虑,看似莽撞实际每一步都有用意。志向可谓不小啊!”
  绝不能让他成为我们的障碍!行动必须加快。
  武忠暗示要在肉体上消灭李怀唐。
  宁王发言了,淡定冷笑:不急,事有先后缓急,只要寿王登基,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会议正准备深入探讨具体行动,李林甫的管家急匆匆在外敲门打断进程。
  工部尚书火急火燎来报:穷疯的李怀唐率人扫荡了工部所辖的各个作坊,所有人与物资都改姓羽林军了!
  李享即位以来第一次在朝会上面对那么多大臣。乾元殿里,几乎所有有资格上朝的大臣都来露脸。
  今天的朝会意义重大,九成大臣联名上书,一致要求撤掉李怀唐以息众怒。
  众大臣的怒意并非无缘无故,李怀唐触动了他们每一个人的神经,居然明目张胆将工部给端了,仅半日功夫,工部只剩下个空架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今天工部之遭遇明日诸部的经历。
  基于自身的利益,朝臣们抱团取暖,群起而攻之。
  肇事者李怀唐一点都不担心,大臣们对他的恨意是他自立于李享面前的基础,两者成正比。随着黄河以北南下的难民增多,羽林军的兵力水涨船高,不知不觉中满员到四万,位高权重惹主忌的危机感悄然跑上李怀唐的心上,他尚如此,何况李享?不闹一番,皇帝怎能睡得安稳。
  面对群情汹涌的大臣们,李享无奈,烫手的洋山芋抛给了李怀唐:“膘骑大将军作何解释?”
  李怀唐早有准备,双手捧着一张纸条出列,正经八儿道:“反贼安禄山在京城安插了探子,其部将刘骆谷虽授首,然而臣无意中在安禄山的府邸内有新的发现。事涉机密臣当时不敢张扬,故出此下策。陛下请过目。”
  李静忠接过纸条递与李享。
  原来如此。安禄山书信授意刘骆谷收买工部的工匠。
  一派胡言!收买工匠干啥?任谁都知道匠人地位卑微无权无势,根本不值得收买。安胡儿样傻心可不傻。
  大臣纷纷呵斥李怀唐无中生有。
  不信?你们可以对照笔迹嘛!
  李怀唐摆出一副无辜状。
  安胡儿在朝中有不少奏折,真迹很容易找得到。
  一对照,果然丝毫不差。
  大臣们语塞。难道真如此?
  满朝文武,只有一人恍然大悟。李怀唐知道是谁,目光有意无意从他脸上扫过。
  李静忠在躲避着李怀唐的眼神。李怀唐的眼神有威胁之意,警告他保持沉默。
  昨天李静忠按要求从宫中偷出了一份安禄山亲笔的折奏给李怀唐,然后,今天多了一份所谓的安禄山书信。李静忠不笨,自然能想通其中奥妙,只是猜不出究竟何人如此厉害,仿笔迹的功夫到了出神入化真伪难辨的境界。
  工部只好咽下这口恶气,转向与李怀唐纠缠何时归还匠人的问题上。
  李怀唐的回答让大臣们蛋疼:肃清奸细之日。
  也就是说,他高兴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
  有意见?
  好,如果反贼围城时,城内燃起大火工部能负责?
  问题刁钻,工部官员哑口无言。工部辖下诸工坊里多得是煤炭木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