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253竹禅大师 (第1/2页)
包玉华对包家鹏视若无睹,随意瞥了包玉华的随身管家范卓一眼,顿时就把范卓吓得魂不附体,低头弯腰,完全没了一点点的刚才怼金锋气魄。 覃允华介绍完毕,包玉华却是友好的跟在场一群老头们热情的握手座椅的打招呼。 手一挥,立刻有人送过来东西。 嗬! 玻璃底的小叶紫檀桶珠十三子手链,这可是好东西,已经盘玩好的,包浆厚,金星多,棕眼牛毛纹几乎就看不见。 妥妥的极品。 虽然现在手串佛珠的风潮早已过去,但这样品貌的手串在草堂的良木缘没四千块请不到。 众多老头们拿着见面礼高兴得不得了,感谢奉承的话也少不了,寒暄几句之后识相的走人。 从此以后,几个老头又多了一个吹嘘的本钱。 老头们一走,覃允华当起了主人招呼金锋和包玉华坐下,包玉华的生活秘书立刻送上茶水。 宝岛的极品冻顶乌龙,一般人连听都没听说过。 那帮子老头都得到了见面礼,金锋的见面礼也是一样不能少。 而且,还是不一般的见面礼。 一个小叶紫檀的大笔筒。 在百年寸檀的情况下,这个大笔筒也属于大块头了。 笔筒周围满雕菩提,树下赫然坐着一个入定的僧人。 不用说,这是佛家的故事,佛祖在菩提下证道,得见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刻工没得说,非常的精细,菩提子一颗一颗的饱满圆润,树枝开放极为自然,佛祖的相貌也是相当的传神生动,慈悲无量。 笔筒的包浆很老了,属于自然传世,颜色褐中带红,非常漂亮。 摆在金锋跟前,金锋随意看了看,嗯了一声,转动笔筒,看见另一边刻着四句诗。 那是慧能最著名一句诗节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四句诗用的是描金,金漆有些许的脱落,总体却是保存得非常完好。 一只手摁着笔筒上壁边缘,斜着看了看笔筒的底部,果然不出金锋所料。 有底款! 一边的包玉华微笑说道:“听闻覃世兄夸赞金先生年少英杰,鉴宝宗师,心仪神往已久,本应该早就来拜会送节……” 文绉绉的说了一通支行,包玉华笑着说道:“我们包家世代礼佛,家里的东西大多与佛有关,这个小小的见面礼不成敬意,还请金先生笑纳。” 金锋淡淡说道:“竹禅大师亲自雕刻的笔筒,价值巨万,包董这个见面礼有点大。” 包玉华和覃允华不由得一愣。 “这,这是竹禅大师亲手雕的笔筒?” “我都不知道啊。” 包玉华和覃允华两个人都迷糊了。 竹禅大师是晚清著名的僧人,山城人,十四岁受戒出家。一声精研书法字画,金石纂刻,自成一派。 这个笔筒确实是竹禅大师的无疑,这是包玉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天都城大藏家手里买的。 著的底款就是竹禅二字,覃允华后来去大马包家的时候,也看过这个笔筒。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两个人还真不知道这就是竹禅大师的亲手雕品。 听见金锋这么一说,两个人很是震惊。 “小金锋,你……哪儿看出来的?” 面对覃允华的疑问,金锋转着笔筒到了一个位置,也就是佛祖对面的,指着其中一颗菩提子。 覃允华顾不上礼仪一把夺过笔筒,拿到手里却是当场懵逼,禁不住问道:“在哪?” 金锋垂下眼皮,没好气说道:“不说二次。” “呃……小金锋你……” 覃允华被金锋噎得翻白眼。 不过这就是金锋的性子,当下也不介意,反正金锋已经指出来了,自己还怕找不出来猫腻在哪。 一边的覃允华抱着放大镜去找猫腻,这边的包玉华看着金锋呵呵笑起来。 “金先生果然是宗师。一眼就看出笔筒出处,佩服。” 金锋淡淡说道:“我还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