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_第13章 天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 天亮 (第15/16页)

齐先生赠送的那对山水印,其中一方正是“水”字印,所以他胆气尤为粗壮。
  陈平安先后丢完两把石子后,正要弯腰拾捡,不远处有人问道:“你在做什么?”
  少女青衣马尾辫,原来是阮秀。
  陈平安一直在全神贯注对付水中异物,没有察觉到阮姑娘的靠近,他没有藏掖,也不怕她笑话,伸手指了指溪水水面,老实回答道:“我觉得水里有脏东西,就想着能不能用石子把它砸出来。”
  阮秀望向溪水,凝神望去,脸色一沉。
  陈平安问道:“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阮秀摇摇头:“看不出来。”
  陈平安笑道:“应该是我疑神疑鬼了。”
  阮秀低声道:“你先回去,我要在这边吃点东西再回铺子,我爹问起的话,你就说没看见。”
  陈平安点头道:“没问题。”
  陈平安记起一事,从地上找出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问道:“阮姑娘,我能不能问你有些字是什么意思,怎么个读法?”
  阮秀顿时如临大敌。读书?书本这种东西,根本就是世上最恐怖的敌人。随便翻开一页书,每个文字都像是排兵布阵的大修士,对阮秀耀武扬威,阮秀实在是每次看到就头疼。原本她跟随父亲阮邛进入小镇后,是应该去学塾读书的,完全不用帮忙打铁铸剑,但是她打死不去,今天肚子疼,明天脑袋热,后天有可能下雨,大后天脚崴了……阮邛实在是懒得再听她那些蹩脚借口,才放她一马。只是今天阮秀不愿在陈平安面前露怯,强自镇定,笑容牵强道:“你先写写看。”
  当陈平安用石头在地面刻出两个字后,阮秀摇身一变,神采飞扬,自信笑道:“这两个字啊,太简单了,我很小就晓得它们了,一个‘神’字,一个‘庭’字,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人体穴位的称呼——‘神庭’,是所谓的窍穴之一。我们人之所以是万灵之长,许多修成大道的精魅妖物,最后不得不幻化为人,就在于人之身躯最适合修行,三百六十五个大小窍穴,皆是金山银山似的宝藏。古人有云,窍穴,即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我们人的三魂六魄,就像是吃百家饭的小孩子,这家里吃一碗饭,那家里喝一碗水,然后不断温养孕育,成长壮大。”阮秀娓娓道来,然后伸出一根手指,按住自己的脑袋,微笑道:“至于这神庭,你顺着头上的发际线,往上五分距离,就在这里。这个窍穴,对于我和我爹这样的兵家剑修,算不得如何重要。嗯,用我们的行话来说,便不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可有可无,倒是对那些靠香火生存的玩意儿来说,此处窍穴至关重要。不过我爹说过,那些神神鬼鬼,没有大出息,神通再大,鬼道再宽,也不过是寄人篱下的可怜虫,不值一提。”
  陈平安全部听不懂,只能死记硬背,之后又分别问了“巨阙”“太渊”。阮秀也一一作答。阮秀虽然不爱读书,那也只是不喜欢那些儒家圣贤的经典书籍,对于兵家修行和铸剑练剑,她喜欢得很,这些窍穴名称,她自小就烂熟于心。
  不等陈平安开口求人,阮秀就大大咧咧笑道:“以后有空的时候,我把三百六十五个窍穴的名称、方位和用处,一一告诉你。”
  陈平安笑道:“麻烦阮姑娘你了。”
  阮秀问道:“那么多次让你帮我买糕点,你觉得麻烦吗?”
  陈平安摇摇头。举手之劳,当然不麻烦。
  阮秀开心笑道:“这不就得了。”她突然有些遗憾惋惜:“窍穴这些东西,哪怕知道了,其实也意义不大。世间修行,之所以有那么多旁门左道和歪门邪道,就在于各自的养气、炼气路数不同,差以毫厘,失之千里。我家当然也有自己一脉相承的散气和养气两大心法,可是无法外传的,这不是我爹答应不答应的问题。陈平安,对不起啊。”
  陈平安又不是那种得寸进尺的人,赶紧笑着解释道:“没事没事,我就是想多认识一些字,没有想那么多。再说了,我自己有一部拳谱可以练习,只是这个拳谱上的拳桩,我就已经差点练不过来了,哪能分心。”
  阮秀释然而笑,轻轻拍了拍胸脯:“那就好。”颤颤巍巍,风景这边独好。
  陈平安赶紧收敛无心的视线,起身正色道:“阮姑娘,回头等你空闲了,我再来请教,我反正可以晚点回泥瓶巷。”
  阮秀跟着起身,点头笑道:“好的。”
  陈平安小跑向铁匠铺子。
  阮秀走下岸,来到溪畔,她先掏出一块巾帕,丢了块糕点到嘴里,慢慢咀嚼回味。等到陈平安大约到达铁匠铺子后,她才伸手卷起一截袖管,露出那只猩红色的镯子,望向清澈的溪水,沉声道:“火龙走水。”那只手镯瞬间液化,有一活物苏醒,不断挣扎扭曲,最终变成一条通体火焰缠绕的小蛟龙,它首尾衔接,刚好环住阮秀的手腕。
  随着阮秀一声令下,这条原本长不足一尺的赤红蛟龙,一跃跃向溪水。一丈,三丈,十丈。火龙亦可走于水!
  阮秀命令道:“可以了。”
  身躯长达十丈的火龙不再继续增长,但是附近溪水已全部蒸发殆尽,不仅如此,上游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