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5章 我的天啦 (第1/2页)
张益达和雷东鸣、兰澜一行人踏上了飞往印尼的旅程。 印尼那边已经来消息了,三家被投公司邀请锐向过去,共同商议设立电子支付公司的合作大事。 所以这一次由张益达亲自带队过去,可见对于这个事情的重视。 蚂蟥金服年初的时候已经在印度扎下了第一颗钉子-paytm。 张益达自然不甘落后,准备由印尼作为始发站,逐步把电子支付业务推广向整个东南亚地区。 移动支付,可以算作是现代金融业的血液。 离开了移动支付,像线上理财、线上借贷很多业务都没法展开。 理财和借贷,用户不是天天都会使用的,但移动支付可以。 所以搞一个电子钱包app出来,是提高用户黏度的不二法宝。 只要电子钱包的发展走上了正轨,其他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头等舱内,兰澜翻看起了由淡马锡提供过来的资料,翻了一会儿后,吃惊问道: “张总,印尼2.6亿人口,互联网覆盖率还不到50%?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也不到20%?” “这不很正常吗?土著好吃又懒做。现在他们正处于pc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过渡,机会很多。 不对,他们算是跳过了pc,直接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才对。 你看他们的智能手机普及率的增速,每年的增速基本上在10%还要多。 最多5年,智能手机普及率会达到70%以上。” 张益达想得很远,印尼落后只是暂时的,目前只相当于国内10-11年的移动互联网水平,基本上落后国内5年。 但未来,肯定是会慢慢发展上来的。这个时候布局,刚好卡点,吃一波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红利。 “印尼人口结构非常年轻。总人口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但15岁到35岁之间的年轻人口却高达九千万,达到中国同龄人口的三分之一。 年轻人口多,就代表着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 做合资电子钱包只是第一步,用户量做上来后,国内的在线理财、网络借贷、消费分期都会移植过来。” 印尼是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的人口大国,所以蕴藏的互联网人口红利非常大。 要不是考虑到国外人生地不熟的,张益达绝对自己单干了。 “很难落地吧!印尼拥有银行卡的人不到30%,拥有信用卡的人不到5%。 而且他们国家是个千岛之国,交通也很不方便,做各种事情都很麻烦。” 兰澜觉得张总太过于乐观了,还要跑来印尼做理财、做贷款,很多基础性的条件就达不到。 “是很难落地,就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来说,它很差很多。 在移动支付没有做到几千万用户前,其他业务根本没法展开。 还有他们国家的征信系统也特别差,要放贷全得咱们自己搭建数据模型。” 张益达也不想那么多,先把支付落地了再说。 印尼政府去年还出台了很多“无现金支付”的政策和号召,对于移动支付的发展,是非常支持的。 经过6个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了印尼雅加达机场。 张益达一行人出了机场,gojek方面派出了几辆轿车前来迎接他们。 为首的是gojek的创始人兼ceo纳迪姆·马卡里姆,他三十来岁的样子,戴个眼镜,头发微卷,眼眶很深,也不太像印尼土著,张益达猜测应该是混血。 这位马卡里姆还是很nb的,张益达记得前世19年下半年的时候,这位弃商从政,进入了印尼内阁,担任了教育部长。 当然,一方面是他搞出了印尼最大的独角兽,一方面也离不开他的家世背景。 据说他来自印尼一个显赫的家族,祖父曾是1949年海牙会议上帮助印尼从荷兰独立的代表团成员。 父亲是著名律师,母亲则是一位反腐败活动家。 马卡里姆跟张益达握了握手,他不会中文,但作为哈佛商学院的mba,英文还是很流畅的,他用英语欢迎道: “欢迎来自中国的贵客!希望你在雅加达度过一段美好的旅程。” 马卡里姆身旁的联合创始人凯文·阿鲁维则是一副华人长相,戴了个眼镜,斯斯文文的,他用口音很重的中文说道: “张总,欢迎您和您的团队来到雅加达。” 张益达英文也还行,跟马卡里姆用英语打了个招呼,又和阿鲁维用中文聊了几句。 考虑到阿鲁维是华人,马卡里姆就让阿鲁维和张益达上了一辆车,路上顺便给张益达介绍一下风土人情。 在车上,张益达透过车窗看着道路两旁的摩托车大队,仔细打量了起来,还真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画面。 指着一个穿着绿色马甲,戴着绿色头盔,马甲和头盔都印着“gojek”logo的摩托车骑士,向坐在后排身旁的阿鲁维问道: “凯文,那个骑士是不是你们gojek的雇佣员工?” “跟中国的嘀嘀还有美国的uber一样,我们也是采取的平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