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 大买卖 (第1/2页)
张益达笑了笑,说:“现在和90年代不一样了,那会儿“中国轮胎公司”登录美国纽交所多轰动。 代表着我国走向改革开放,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美国人那会儿是无比期待中国背后的巨大市场的。” “现在也不晚啊!中概股在美国多受欢迎啊!互联网金融又是新兴领域,有享受高溢价的空间。” 张益达听后,连连摇头,又说:“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监管政策始终不明朗,监管机构模棱两可的态度让华尔街投资机构始终对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抱有疑虑。 他们不入场,股价永远拉不上去。” “所以,你就来到东南亚寻找新机会了?” 黄鸿年一点就通,一双眼睛透露着生意人特有的精明。 “对啊!总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嘛!也是分散投资风险。” 张益达很坦诚,端起酒杯就和黄鸿年碰了碰杯,然后小酌了一口高脚杯中的红酒。 “这个红酒喝着没劲。”黄鸿年又扭头看向黄希文,说道:“希文,去抱一件茅台出来。” 黄希文站起身,说了声“好”,然后就去隔壁屋抱酒水去了。 黄志源看着自己的二弟,也就是黄鸿年,说道:“鸿年,难得见你这么高兴。不过你年纪也不小了,酒还是少喝点。” 然后黄志源又对张益达说道:“我这二弟就是这样,喜欢交朋友,爱喝酒,有任侠气。” 张益达微微颔首,说:“今晚能够倾听黄鸿年先生的传奇故事,让我也是受益匪浅啊。” “我是做不了那些细节活的。”黄鸿年又十分感兴趣的看着张益达,说:“不过对于张先生,我是十分佩服的。 年纪轻轻,就把互联网金融做到了东南亚、日韩、印度;短视频和共享出行还做到美国去了。 我听一些在硅谷的友人说了,那个green滑板车也是你们的吧?” 张益达点头算是承认了,green滑板车“占领”硅谷,确实是让惠民出行集团的名气上升了一个台阶。 各路合作伙伴,商界大亨都不约而同的在张益达面前提到了green或者惠民出行。 黄希文把茅台酒搬来后,张益达打量了一眼,居然是特供的,这黄氏家族在大陆底蕴很深啊! 佣人将桌上的高脚杯换成了国内喝白酒用的云吞杯,黄希文为黄鸿年斟上满满的一杯,后者闻了闻,笑着说: “最喜欢喝的还要数茅台,别的洋酒,总觉得缺了些味道。” 黄希文又很客套的要和张益达斟酒,张益达笑着说:“我自己来就好了。” “没事,你是客人,怎么能让客人亲自动手。” 张益达连连道谢,同时也感慨,这些东南亚的华人财阀子弟个个谦逊知礼,比国内的二代强多了。 或许是第一代创始人在异国筚路蓝缕的开创基业,忧患意识更强吧! 连黄鸿年这种富二代都直接丢回国,下乡当知青。 “有没有考虑过并购国外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或许是不死心,黄鸿年两杯酒下肚,又开始问张益达。 “有啊!我们在海外除了合资或者参股投资以外,也会考虑并购一些合适对象。” 黄鸿年眼睛一亮,问:“看上哪家了?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张益达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透点口风给他,对黄鸿年说道:“银行,保险,证券都可以。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目标。黄先生要是有合适的对象,可以推荐一下。” “这事包我身上了,绝对给你推荐几家满意的对象。” “那行,那多谢黄先生了。” 说完,张益达又端起酒杯,道:“来,黄先生,我敬你一杯。” “张先生,那个green滑板车也是你们公司推出的吗?” 坐在饭桌一侧的第四代长子长孙女黄霂浠出声问道。 不等张益达开口,她小叔黄希文就回道:“没错,green滑板车是惠民出行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品牌,在大陆,惠民出行集团还有700万辆共享单车。” 一听700万辆共享单车,同坐在桌上的女眷纷纷惊叹道: “700万辆自行车?这是怎么管理的啊?” “一辆单车造价200人民币,也该14亿人民币了吧?” 张益达解释道:“我们有一个手机app,可以扫描二维码解锁投放在城市中的共享单车。 另外,在线下,还有上万人的调度团队,负责每个城市的共享单车投放,运输和检修。” “为什么不在美国投放共享单车,而是共享滑板车呢?”黄霂浠又问。 “文化不同,欧美人更喜欢滑板车。” 黄霂浠点点头,又说:“冒昧请教一下张先生。你是互联网巨子,我今年刚毕业,想进行创业,你可否指点一二?” 黄志源打断道:“你一个才毕业的女孩子,创什么业啊?先在家里锻炼两年,才说创业的事情吧!” 黄霂浠朝黄志源嘟了嘟嘴,撒娇道:“爷爷,我就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三叔都自己创业了,我怎么不可以?” 黄希文见侄女把战火烧到自己这里来了,他说道:“霂浠,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