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巨子_第249章 癞蛤蟆不咬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 癞蛤蟆不咬人 (第2/2页)

地窗外灯火通明的中关村软件园,心中感慨,上市了也不是终点啊,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那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吗?”樊红阳询问了句。
  “继续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走就行了!”
  ……
  “营收18.5亿元,倒是把b轮融资的对赌给完成了。”
  张益达看着惠民出行的财报,笑着赞扬了一句。
  可当他看到亏损数字的时候就笑不出来了,惊道:“亏损超过30亿元?”
  黄晓峰尴尬一笑,说:“主要是单车折旧太厉害了,在这上面就亏损超过了25亿元。
  另外,线下调度团队也太庞大了,分布在超过300个城市,总人数超过1.5万人,在人员薪酬这一块,一年就要支出将近10个亿。
  这还是因为三四线城市人员用工成本低,拉低了线下调度团队的平均薪酬。
  像在一线城市,8000块钱一个月都不好招人。
  我们对线下调度团队的要求不低,每天要搬运单车,体力要好,还要会开车,会简单维修单车……”
  “账面上的现金还有多少?”张益达问道。
  “制造500万辆新车用去了50亿,收购拜摩消耗现金1.8亿美元,给green注资1亿美元,采购各地调度轻卡7.5亿,开设运营中心……
  现在账上现金还有……15亿元。”
  张益达都想爆粗口,我特么的,这才多久,融资的15亿美元,90多亿人民币就快花完了。
  “不计算单车折旧的情况下,每月公司收入和支出能不能达到平衡?”
  张益达叹了口气,这共享单车规模起来了,坑钱也是个无底洞啊!
  “还差了点,如果营收再增长50%,达到27亿元以上的话,在不计算折旧的情况下,基本上可以和支出达到平衡,甚至现金流可以为正。”
  黄晓峰也是捏了把汗,他以为张益达听了账上剩余现金数字后会破口大骂,结果并没有,反而张益达冷静得有些可怕。
  “27亿元,700万辆单车,每辆一天创造一块钱收益,也有25亿多了。
  再加上瑞民理财的广告合作,30亿都有可能。”
  张益达在那算起了账。
  黄晓峰提醒道:“瑞民理财那边的广告合作几个亿营收问题不大,难的是骑行收入这一块。”
  “他们还在补贴?”张益达皱眉问道。
  黄晓峰叹息道:“蚂蟥金服推动了永安行和哈喽单车的合并,然后又整合了几家小企业。
  在一二线城市,一直和我们打擂台。所以,一二线城市我们只能实行免费骑行的策略。
  三四线城市我们倒是受影响程度不大,但体量收入只及得上一二线城市的三分之一。
  如果一二线城市我们可以实行绝对的收费,营收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乘以3倍。”
  “这癞蛤蟆不咬人,他恶心人啊!”
  黄晓峰又吐出了一句金句,眉头都快皱到一起了。
  “我们现在的市场占有率有没有70%了?”张益达问道。
  “应该不止,大概在70%-80%之间。到底有没有达到80%,恐怕还得看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
  黄晓峰也知道公司还背着一个对赌,投资方要求达到营收平衡或者80%的市场占有率。
  “嘀嘀呢?”张益达又问道。
  “还是老样子,就几十万辆的体量,一直没扩大。
  不过uber好像快不行了,等嘀嘀腾出手来了,后面情况就不好说了。”
  张益达一听感觉有些不妙,于是说道:“你说,我们搞个顺风车业务怎么样?”
  “啊?”黄晓峰惊讶道:“我们能做起来吗?”
  “怎么做不起来?”张益达解释道:“我们现在有将近1亿的用户量,这么大的流量,不管是做顺风车,还是做打车聚合入口都行。”
  “陈卫不是跟你是朋友吗?”黄晓峰问道。
  “他都要来共享单车插一脚,那我也不必给他留情面了。
  再说了,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我们当务之急,是先让自己生存下去。
  我们必须把共享单车做到营收平衡,不然这游戏没法玩下去了。”
  看着张益达沉重的表情,黄晓峰也知道了事态的严重。
  就连融资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的张总都说玩不下去了。
  惠民出行集团才拿了15亿美元的融资,还不到半年,钱就见底了。
  风投商钱再烧得慌,怕也是不敢轻易下场了。
  惠民单车必须要证明自己有能力独立生存下去,而不是依靠源源不断的融资游戏。
  增加骑行收入也好,拓展顺风车业务也罢,都是为了让公司尽快达到营收平衡。
  “那要不我去找他们几方谈谈?协商停止补贴战?”黄晓峰提了个建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