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5章 墙头草 (第1/2页)
第一笔交易完成在高丽商人下船的一个时辰后,据崔武后面对刘信启说,第一个完成交易的商人就是今天拍卖会上第一个试刀的商人。 这个高丽商人名字叫郑庆生。 郑庆生总共拍了价值一百二十三两的物品,在第一天参加拍卖会的商人中,算是比较少的,应该是因为家底不够厚。 不过这人胆子大,敢第一个上台试刀,敢第一个喊价买东西。 最后崔武和刘信启互相对照描述后,得知这人也是第一个交保证金的高丽商人。 非常具有冒险精神。 崔武在减去其一百两银子保证金后,让其补交了二十三两银子,然后在四分之一个时辰内将其拍买的货品都送上了岸。 郑庆生将货品装上车后,立即就返回了开京城,没有在港口上逗留。 …… 崔武在岸上负责对拍卖会上买了货品的高丽商人交货,刘信启闲着无事,则坐在齐州号甲板上与王昊、焦睿聊天。 “田柴科一方面使高丽王朝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作为王氏高丽中央集权制的重要基础,其实行后确立了国家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 “在高丽王朝的前期阶段有效限制了官僚贵族的土地兼并,进而确保了国家的税源,成为专制集权国家的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刘信启对高丽的田柴科制度点评道。 王昊看着刘信启眼中满是敬佩,没想到这个赵国人,来到高丽开京才不到两天,就已经对高丽的土地政策有了这么深刻的认识。 “那我们需要像高丽学习吗?”焦睿问道。 “任何好的政策都不能一成不变,都不可能万年适行。就像高丽的田柴科制度,初期将国家的所有的土地收为国有,为国强政安打了基础,但是在这一百年的施行过程中,却慢慢变了味道。” “田柴科原本规定,租种土地的人在死后,土地要归还国家。而给于官员和军人的俸禄田柴,在其去职后也得归还国家。但却有一项错漏,他规定了功荫田柴,可以世代传承。这功荫田柴前期自然会非常少,不影响国家的正常租税,但是时间久了,几十年、几百年,积累下来,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功荫田柴,最后必然会大大影响国家的租税收缴。因为功荫田柴的租税属于田柴租主。” “这样最终结果就会导致,国家为了增加税赋,会增加其他‘人头税’之类的税种,不断的增加普通平民百姓的税赋。然后这些普通平民自然就会用脚投票,将自己的田地投诚给官员、贵族,已减少赋税,进一步增加土地的兼并集中。恶性循化之下,矛盾越来越突出,本为良策的‘田柴科’也会逐渐被破坏、成为恶政,最后废止。” “这么严重吗?”王昊插言道。 “就是这样,你说你们家有很多的俸禄田柴和功荫田柴,这就是对我猜测的直接佐证,你若是可以安然回去,可以问你父亲,你们家的的田地难道都是官府赏赐的?我想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