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诏狱看大门(重生)_分卷(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14) (第2/3页)

经到了深秋,但都穿着单薄的,已经辨别不出本来颜色的牢衣。在狱中,也都带着重重的栲枷。
  牢内不准生火,只有身下薄薄的,已经彻底发霉腐烂的稻草可以取暖。
  因为犯人的吃喝拉撒都在里面,故而各种气味交杂在一起。
  明朝也没有什么人文关怀和放风时间,冻死饿死,或者得病死在诏狱里的人不计其数。
  据说直到天顺年间,因为诏狱的死亡率实在太高,英宗皇帝才不得不下旨,规定犯人每天都可以得到一升米的伙食。
  在此之前,若没有家人前往北镇抚司交钱,那犯人就连基本的饮食饮水都无法保证。
  一阵阵恶臭从那看不到尽头的监狱中涌出,汇集到了一起,让万达一下子忍不住干呕了出来。
  大人!
  高会上前一步扶住他,万达用手按了按自己的鼻根,从袖子中掏出一块白色的手帕,捂住口鼻。
  大人这边走吧。
  高会扶着万达往刑房那边走去。
  刑房门口烧着的铁盆上,架着一排烙铁。火光把空气都炙的扭曲了。
  一个校尉用手巾包住的一根烧红的铁块,往一个上身赤裸,被吊在刑架上的老年男子身上烫去。
  啊!!畜生!你们这些畜生!鹰犬!狗贼!
  万达踏入刑房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眼前残酷血腥的一幕。
  老人胸前的皮肉完全绽开,空气中甚至带着一股烧焦的烤肉的味道。
  万达想,他会有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想吃烧烤了吧。
  骂,随便骂。
  杨休羡背对着大门,坐在一张梨花木的太师椅上,旁边是正在记录口供的小吏。
  马大人喜欢骂人,就先骂个痛快。骂完之后,还是说说案子吧。假银子是在哪里造的?又如何进入了户部银库?
  捧着一杯香茶,杨休羡冷笑着说道,没关系,今天才第一个晚上而已。马大人怕是不知道,锦衣卫诏狱最常用的刑具有十八种。今天这个烙铁只是一个开胃菜而已,大人先体验体验。
  放下茶杯,杨休羡掰着手指,笑着数道,还有梳洗、灌鼻、钉指,等等马大人喜欢那种?告诉杨某,杨某一定找北镇抚司里最好的好手给您上刑。
  畜生
  马侍郎抬起已经被打的面目模糊的脸,依然不依不挠地骂着。
  弹琵琶吧!还是弹琵琶适合马大人。
  杨休羡起身,双手背在身后,墙上挂着的火炬映出他俊美的面孔,像是一块精心雕琢的美玉。
  我听说马大人很是风雅,家里养着一干娇妻美妾。其中有一位卓娘子,在嫁给您做小妾之前,是本司胡同内最好的琵琶手。据说她的琴艺,可堪比拟白乐天诗中的那位琵琶女。可惜了,锦衣卫都是一群粗人,不懂欣赏音乐,这位卓娘子的手指刚才被上了夹棍可能这辈子以后都不能弹琴了吧。
  阿卓
  马侍郎痛苦地闭上双眼。
  走到马侍郎身边,杨休羡微微一笑,不过没关系,这里不就有一把现成的琵琶么?
  杨休羡取过校尉手上的鞭子,指了指马侍郎的胸前。
  不知道马大人会不会欣赏,锦衣卫的刑具,在马大人的身上弹琵琶呢?
  诏狱里所谓的弹琵琶,是以人犯的肋骨作为琴弦,以刀子等利器作为拨子,来来回回在肋骨上滑动。
  最后皮开肉绽,骨裂筋断,哪怕是铁骨铮铮的硬汉都熬不过一个来回。可称得上是诏狱最为严酷的刑罚之一。
  那马侍郎如果说刚才受了烙刑还有骂人的力气,在听到杨休羡的诏狱套餐倾情推荐后,干脆利落地晕了过去。
  泼醒他。
  杨休羡拧着眉头回头,就看到了正站在他身后,一言不发看着他的万达。
  万大人
  不知道为什么,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往左边横跨了一步,将后方的刑架遮住。
  我来看看你们怎么审案子。你别管我。
  万达知道,这才是锦衣卫真正审讯的办法。
  上回在审讯厅里,大家伙跪着等问话的场景,那完全就是给万达特意准备的奶头乐。
  看来电影虽然忽悠了他很多次,但是对于诏狱的描述,只有力不能及,并没有乱加渲染。
  毕竟现实比电影可怕多了。
  我没事,你继续。
  万达放下手中的帕子,走到木椅旁坐下。
  杨休羡看着他惨白又故作坚强的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