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非美人,亦无疯骨_分卷(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14) (第2/3页)

往的行人,看见这二人皆是眼前一亮。
  倒不是服饰有多么光鲜,单是两个人眉宇间的神色与气场,便不似这山间农夫。不少人好奇的目光打量过来,尤其是未出阁的姑娘家,偷着瞧一眼便笑得花枝招展。
  只是或许两人神情都过于严肃了些,愣是没人凑近一步。
  他们在往同一个方向走。江屿提醒道。
  两个人夹杂在人群中间,不过几分钟,一个老旧的宗祠便呈现在眼前。
  他们在拜的那尊神像,是江屿转过头,却见萧向翎像是没听进去自己说的话。
  萧将军?
  嗯,可以这样说。萧向翎敷衍答着,目光却始终没离开那尊像。
  两位小公子也来拜神像呐?终于有个女孩凑到他们身边,问了一句。
  江屿听闻回头,敛去严肃神色,笑着回礼道,这神像可有什么来历?
  形状好看的眼尾一弯,便宛如一把软剑挑起满池桃花,其中还漾着波光潋滟。
  那女孩很是热切地讲了起来,其实不仅是旱灾,大事小事甚至相安无事,人们都会来这拜上一拜。据说这尊神像的原型,也是个非常俊俏的小公子。
  江屿只是笑着,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都相传很久以前,鬼门大开,大街上满是鬼魂,术士无奈,便都绑了起来想用火烧光。
  江屿眉头一紧,不由得想起之前,在顾渊带回的画本上看到的一句:三百年前,百鬼横出,术士以火焚之。
  然后呢?
  然后有一个公子非常厉害,有上天入地的法术,不仅超度了鬼混,消除了旱灾,还救人们于水火之中。
  后来呢?一直沉默的萧向翎突然在一旁开口。
  后来传说他是归隐山林间了,从那次之后便再也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
  萧向翎垂眸,似是并未感到意外。
  二人向姑娘道了谢,便走进了祠堂。
  虽说祠堂老旧,但里面却干净整洁,香火不断,看得出是人们一直敬奉供养的一尊神像。
  江屿拿起几根香,便也入乡随俗地拜了拜。
  那神像与普通的像都不一样。
  大多数的神像为了起到辟邪之意,面容狰狞丑陋;亦或是有一种诡异的神圣感,叫人不敢落下目光。
  但眼前这尊像,却极有人性色彩。
  那面容与常人无异,神态自若,微侧着头轻笑着,像是要低头对谁说句什么话似的。
  而又不像是对着普通人。
  像是对着心爱之人。
  萧向翎只进去看了一圈,便退了出来。
  祠堂门口坐着一个摇蒲扇的老人,手中有几串木珠,像是风水先生。
  这位小公子,不远千里前来一聚,岂有匆匆一扫,不告而别的道理?擦肩而过的一顺,那人突然开口。
  萧向翎步子急停,仓促回头看去。
  那老者却只是一笑,摇了摇头,我只看你执念深重,经年日久,有些不妥啊年轻人。
  有何不妥?萧向翎追问。
  我只能点到为止。那老者用手按了按木珠,目光朝着祠堂里面一瞥,与你同行的那个年轻人,与你缘分极为深重。
  至于是什么缘分,能有什么结果。老者在空中点了点,要看你们自己。
  京城内。
  平静无波的外表下却隐藏着暗潮汹涌。
  皇上显然是被江驰滨造的孽气得不轻,本来身子骨不好,年事已高,上次殿中咳血后更是几乎下不来床。
  有人透露出口风,说皇上神志不清之时,满口都是若杨二字。
  此言一出,满朝耸动。
  若杨生前极为受宠,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说是差点做了皇后也不为过。
  而在皇上重病这个时间点,若是若杨一案重审翻案,追封名号事小,而储君一位事大。
  按着皇上这神志不清的样子,若是由于心怀愧疚,令立七殿下江屿继承皇位,也不是不可能。
  文武百官在外面跪了几天几夜,皇上寝宫的门却紧闭着,除了太医与太监出入服侍,连个苍蝇都飞不进去。
  也不是皇上不愿见,而是压根见不了。
  太子暂时接手一些朝内要务,虽说平日中他温顺和善,并未有什么惊动京城的功名,但却踏实勤恳得很。兢兢业业,事无巨细,竟是凭借一己之力稳下了众臣的心,还向外隐瞒了皇上病危一事。
  而江驰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