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非美人,亦无疯骨_分卷(3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33) (第2/3页)

还是留在京城看着夏大人和江淇的动向比较好。
  顾渊哑然。
  也不知多久能回来。江屿敛去笑意,神色严肃,若是回不来
  殿下!
  沙场上刀剑无眼,任何一个愿意提起兵器上马的人,都必须做好马革裹尸的准备。
  江屿的目光飘向床榻下的暗格,这才想起案宗已经不在那,思索许久,发现竟也没什么好托付的。
  哦对了。江屿突然说道,我那枚玉石还在萧向翎那没要回来,若是我遭遇不测,你便去找他把那枚玉石要回来。
  然后呢。顾渊发现自己的嗓音有些干。
  然后砸了,扔了,随你。江屿笑道。
  次日上朝,果真又有人向江淇上奏北寇轻兵一事。
  昨日江淇回答是之后再议,而如今他神情略微压抑,显然是对人选尚无十足的把握。
  有谁愿意去?
  江淇话音还未落,便有三四个将军主动请缨。
  不行不行。江淇皱眉拒绝,如今皇城几起凶案严苛至极,尤为危险,你们作为大军统帅切莫在此时离京。
  几位将军犹豫退下,众人也困惑起来。
  明摆着不让将军去,江淇这又是打的哪一出哑谜?
  夏大人,你说说看。江淇指向夏之行。
  江屿挑眉,也微微偏过头去。
  夏之行拱手回应,他与江淇立场完全一致,说完之后便退回原位,自始至终没看江屿一眼。
  心中的违和感更甚,又联想到顾渊昨晚说的话,江屿只觉对方今日格外反常。
  但他的面容与声音又与往日完全相同,几乎可以排除被冒充的可能性。
  看来夏大人与朕所见略同,都觉得不该派武将出征。
  这听上去极为荒谬的论断令众人疑惑万分,出征不派武将,还能派文官不成?
  不过一些会察言观色的臣子不出片刻便大体明白了二人的意思。
  除了文官武将,还有皇子王爷可以派出。如此一方面保障了皇城内部的安全,另一方面,便是一种隐秘的清理。
  江淇这个皇上当得突如其来,不明不白,也整日战战兢兢。
  而在江淇钦定的范围内,众人很快想到江屿。
  毕竟作为存在感最小的皇子,就算真出了事成本也极小。况且上次出征北疆时,他曾在朝堂上表明希望领兵的念想,而且之后也的确私自跑过去。
  简直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启禀陛下,臣以为
  有一大臣刚打算提议上报,便听见大殿中传来一声轻笑。
  众人立刻将复杂的目光偏向江屿,同时脊梁骨升起一阵凉气。
  只因刚刚的笑声与数月前在宫宴上的笑声别无二致,仅在刹那间,便把众人带回了丞相血溅紫衣的当晚。
  但却没人再敢出口问他,你到底笑什么。
  我去吧。他突然说道。
  他的声音随意,仿佛只是宣布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但这一句仿佛掀起千层浪的小石子,众人纷纷表态。
  江淇眼中瞬间流露出喜色,同样表情的人也不在少数,然而仍有很大一部分人觉得此举不妥。
  七殿下没有带兵经历,自小在西域长大不黯兵法,又不善兵器,带兵出征意味着要对麾下所有士兵的性命负责,微臣认为此举不妥。
  话中的意思明显,是对士兵不妥,而非对江屿本身不妥。
  自是不妥。江屿抢先回答道,皇子外派出西域长达十年是为不妥,无人教授剑术是为不妥,而这位大人难道不觉得,这其中乃是文官武将皆不出征最为不妥?
  这些细小的自私心思,众人心照不宣是一回事,被当事人识破当中戳出来又是一回事。江淇脸色明显沉了下来。
  不过如今皇城情况凶险特殊,大批军马留此护驾也是情理之中,我身为皇子犯险出征,便也在情理之中。
  江屿给了个台阶下,气氛稍稍缓和,却是没人再好说什么。
  那就如此吧。江淇见没人反对立刻拍板,朕今晚便设宴,为七弟践行。
  江屿趁着间隙再次向夏之行投去目光,对方却依旧没有回应。
  依江屿对对方的了解,此时他理应拼命反对才是。江屿本已经想好了多种方式来应对夏之行的反驳,如今却不轻不重地用到了旁人身上。
  退朝时,江屿刻意将步子放慢,等到夏之行与他并排行走,轻声唤了一声。
  出乎江屿意料,对方的反应有些迟钝,愣了几秒才缓缓转过头来。
  话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