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37) (第1/3页)
两人都将情绪隐匿得极好,仿佛没经过昨日放纵的亲密,关系还止步于连友人都算不上的普通交情。 江屿将马拴在帐门外,对着营口的士兵翩然一笑,江屿来见,麻烦通报一声。 丝毫没有局促慌乱,不像是来被问话的,反倒像个前来观赏雪景的公子,动作从容到把对面的士兵都看得一愣。 不出片刻,营帐内走出一个年近花甲的男子,似是地位极高,周围的兵士见他都俯身行礼。 他头发与胡须都掺杂着白,面部有着深刻的皱纹,但眉骨与眼型极为硬挺,眉梢微微上扬,一眼看上去便给人一种严厉而刻薄的感觉。似是腿上有旧疾,他走路的姿势有些许不自然,但周身仍然显露出一份冷淡与孤傲的气场。 乍一看上去,竟是与江屿的气质有几分相似。 他目光扫向江屿的一瞬,似是有些惊讶,但转瞬间便收回了神色,用略显粗哑的嗓音说道,我眼看着军队征战多年,年轻时候能率军出征,身先士卒,这几年腿伤愈发严重,便只能待在大营中。 他用审视的目光扫向江屿,可这么多年来,我倒是头一次听说军队出征,最后一个人也没回来你就是江屿? 江屿并未回复,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跟若杨倒是有几分相似,进来说话吧。 几人进到营帐内,江屿一抬眼,便看到墙壁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画像。 画中是一名俊俏的女子,她一手捻着枝干上的梅花,同时回头轻笑着,唇上的朱红比一席红衣还要热烈。算不上婀娜娇艳,却是分外的飒气秀丽。 此人与自己在他人眼中曾见过的女子重合,江屿几乎瞬间就知道了这画中人是谁,脚步一顿,站在了原地。 萧向翎也是第一次看见若杨的画像,竟觉那神韵与江屿极为相似。尤其是那双勾人的眼,每一处弧度都生得恰到好处,弯一分显得媚,平一分又觉得淡。 前辈可是认识我母妃?江屿的声音有些不稳。 你们可以叫我贺楼青。带他们进来的人坐在座位上说着,若杨是我亲妹妹。 江屿指尖微动,似是有一连串的问题急着吐出来,却又想起什么似的忍住,只是转身坐在萧向翎身侧,眼角带着几分寡淡的笑意,并没去碰桌上的茶盏。 贺楼青看见他一身防备不免一笑,大可不必如此拘束,今日请你来,本身就是想看看我妹妹生下的骨血,应是何模样。如今看来,是又机敏又俊俏。 仿佛看出江屿想问什么,他单刀直入,你一直在查那件案子,但我并不认为那张地图是若杨寄来的。 江屿抬头,瞳孔微微张大,我能看看吗? 对方点头,你们跟我来。 贺楼青把二人带到一个书房内,从墙内的暗格中拿出一张书信和一份地图。 江屿的心跳忽然变得剧烈,他敏锐地感觉此事有所不对,但真相却又像是紧贴在水面之下,仅隔着浅薄的事实,却始终令人难以看透。 他翻开那张信纸和地图,微皱了眉。 地图中北疆军的排兵布阵的确与事实相符。萧向翎转向贺楼青,你说这不是若杨所写的意思,可是说这封信上没绘制梅花? 贺楼青有几分诧异地看向他,显然是对他的知情感到意外,正是,若杨寄回的每封书信都会绘制梅花。 京城中有一份一模一样的。江屿忽然说道,由于忽然涌上的强烈情绪,他的声音都有几分颤抖。 皇宫内的宗卷中,保有她所有收到的信件,但这封信与这张地图,就在那宗卷当中。书信的字迹与地图完全相同,只有书信的内容略有差异。 贺楼青沉吟片刻,问向江屿,你可知当时这其中的完整经过? 只是有所耳闻。江屿略微垂下眸子,修长的脖颈便显露出来,乍一看显得削瘦而脆弱。 宗卷上说,皇后与我母妃素来交好,那天皇后和太子一同来看望她,谈话途中却忽然有刺客闯入,皇后情急之中掀翻桌椅抵抗,那书信便是在桌下发现的。当时负责审查此案的人,也就是曾经的丞相,坚持认为那封信就是她寄出去的,而当时众臣一同上书劝谏,皇上一气之下便赐下一杯鸩酒。 贺楼青皱眉,后续的事情我也有所耳闻,刺客行刺并未成功,而是被闻声赶来的士兵刺伤逃走,后来被捉住斩首示众。 刺客既来行刺,又怎会被皇后一张桌子拦下,而后又被士兵所伤?就算如此,他又如何能在士兵都闻声而来的情况下,从皇宫中大摇大摆地逃出去?萧向翎点出这其中最大的疑点。 的确不合常理。江屿忽然觉得头有些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