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41) (第3/3页)
中策;若是他都不从,便只能以江屿为饵要挟他归还将军兵符,将他引至京城,再与江屿一同杀之。但此计于我们也损失极大,是万不得已的下下策。 好。江淇听此法甚是合理,便起身拱手道,朕以为此法合理,就劳烦大师实行此事了。 就在这时,二人身后忽然传出一声极大的响动,江淇回头一看,只见刚刚一直站在原地的夏之行竟是像受到不小的惊吓一般,仓促向后退了好几步,一直撞到身后的屏风上才堪堪稳住身形。 江淇吓了一大跳,霎时有些语无伦次,大师这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刚刚说的话 殿下莫急,他并没有听见。道士走到夏之行身侧,看了看他耳后皮肉内的蛊虫,只是由于蛊虫太久没吸到血,所以夏大人可能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我已经叫人将符合条件的女子捉回来,约莫这两天便可以到达。待蛊虫喝了她心头血后,夏大人便会好受得多。 那若蛊虫一直吸不到合适的血,又该怎样? 那道士回过头来,朝江淇露出一个诡异而阴恻恻的笑容,把江淇吓得浑身一激灵。 那夏大人的神智自会逐渐清醒过来。他的表情颇为遗憾,只是这蛊虫能进不能出,在神智清醒过来之时,便是中蛊之人撒手人寰之时。 望山上。 此处是个极为偏僻的地方,气候严寒,即使是七八月份也是被冰雪覆盖,入目所及皆是一片无暇的雪白。半山腰处有一片极大的冰湖,仿佛冰雪中镶嵌的一面银镜。 萧向翎来到约定好的西南山角,却并未见到此处有人居住亦或经过的痕迹。 他正欲向前继续行走查看,却忽然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危机感,与此同时后颈一凉,但刹那间他已经凭借身体本能向前窜出,腰间的玄色重剑也在此时出鞘。 他猛地回身,看都没看地将重剑朝眼前一挡。重剑摩擦相撞的刺耳声音响起,宛如尖牙碾磨过砂石,听得人起一身鸡皮疙瘩。 对面那人周身黑衣,把脸也遮去大半。刚刚交手后他便立刻撤回,眼神紧紧盯住对方,并未再轻举妄动。他暗中将右手虎口在衣侧轻微一蹭,上面已经便是血迹。 他的剑术水平自己再清楚不过,全天下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人一只手也数得过来。 眼前之人的面容他完全没有印象,但对方仅仅是仓促间回身挡的一剑,便能与他十成十的攻势不相上下,甚至更胜一筹。对方的真正实力更是深不可测。 他本是来这等江屿,并不想与如此难缠的人牵扯上关系,眸光一冷正要开口询问,不想对面那高大冷峻的人却率先开了口。 你是沈琛? 沈琛将眉关锁得更紧,他从未将自己在此处的消息,告诉除江屿之外的任何人。另外他也料到,太子尸身一事对江屿来说极其重要,不到万不得已定不会叫他人代替前来。 江屿如今在京城脱不开身,有什么事情想对他说,我来转述。萧向翎从前襟拿出一块蜿蜒着血色的玉石,正是江屿随身佩戴的那块。 沈琛纠结良久,还是忍不住问道,江屿为何自己不来,你又是他什么人? 萧向翎对沈琛印象本就不算好,而今态度也有些冷淡。他并未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朝四周打量一圈,七殿下回宫不久,要事繁忙,我今日也没多少清闲时间,沈公子有什么事快说吧。 沈琛的确找江屿有事,而且是有求于人的事。 毕竟来人带着江屿随身戴的玉佩,他便也没能说什么,说了句请跟我往这边走,便转身向半山腰的冰湖处走去。 沈琛比萧向翎想象中的谨慎得很,书信中提到望山西南角,而太子尸身真正的藏匿地点,却在东边半山腰处的冰湖旁。 这里积雪深厚,气温极低,沈琛拨开湖边一处及腰高的积雪,露出下面的棺体。 这就是太子殿下的尸身。沈琛将地上的棺指给萧向翎看。 那是个四周透明的棺材,而太子则闭眼躺在中间。四周摆满各种药草,大抵都是为了保存尸体之用。 馆内的人依旧穿着平日里最常穿的儒雅白衣,在透明的棺中更显得纤尘不染。刹那间给人种错觉,仿佛棺内之人只是暂时睡过去,除了面色苍白些,甚至与生人并无太大差异。 沈公子给我看这个是为何意? 无论是我,还是七殿下江屿,对太子殿下都是一样的护之心切。我曾经与他说好,我负责保存太子的尸体,而他会为太子殿下寻得一物。此次给他书信,无非是为了证明尸身确实被我完好保存着,所以他也能放心将那物交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