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闲凉(妾本闲凉)_第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节 (第2/2页)

,闻说是边境上的胡姬,生得妖娆美艳。
  那瘸腿的小孩,便是她为薛况生的孩子。
  京城里说书的那些先生们,也不知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只说这胡姬原本被人看上,要送给匈奴的呼耶可汗,结果半道遇到大夏与匈奴交战。
  她于是抓住机会,从匈奴军队手中逃出,与当时还是副将的薛况遇到。
  为了不被匈奴那边抓回去,胡姬冒险为薛况等人提供了一个绝密的消息,在这一仗之中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当时的匈奴军队,很快被大夏击溃。
  那胡姬,便也再没有回过西域。
  一个是少年将军,一个是美艳胡姬。
  一段边关的风月情话,不就这样生出来了吗?
  只是……
  那胡姬的下场不大好。
  说是跟薛况回了京城后,就因为水土不服病倒,没几日便死在了府里。
  至于到底是不是真的“病死”,谁又关心?
  她留下来的,只有薛廷之。
  这个孩子,或者说少年郎的存在,简直像是横亘在薛况与原身陆氏之间的天堑鸿沟,是一道无法弥补的裂痕。
  陆锦惜曾翻阅过旧日府里的账本,知道在份例上陆氏并未苛待这个庶子,但也几乎不闻不问,一应吃喝没短少罢了。
  想来,算不得很待见。
  琅姐儿则是陆氏的幼女,比长女薛明璃小三年,如今七岁。
  陆氏待这两个嫡出的姑娘,自是爱若明珠,琅姐儿身为幼女,更是疼得不行。
  可白鹭却说“又往大公子那边跑”,倒像是不听陆氏的话,与薛廷之走得很近。
  这怎么也不应该啊。
  陆锦惜的眼帘,慢慢地垂了垂,手指搭在微有凉意的小方几上,陷入了沉思。
  白鹭则是心中忐忑。
  夫人一向不喜欢琅姐儿与大公子走太近,每每总是敲打着,可这半个月来她病着,也根本空不出心力去管孩子们。
  这不,琅姐儿便又悄悄去了。
  她生怕陆锦惜生气,眼见她好久没说话,便吞了吞口水,小声道:“要不,您现在病也好了,叫姐儿们来请个安?”
  原本晨昏定省都是有的,只是陆锦惜病着已久,一则没力气,二则怕过了病气,早免了。
  就是病好,也不过才这两日的事。
  今日一早她赶着上香,还没进寺门就出了薛况的事,回来又是好一阵折腾,连着长公主这件事在内,算得上是连轴转。
  眼下,其实已经有些乏累。
  只是听了白鹭的话,陆锦惜看了一眼外头的天色,听着那呼呼的风声,只道:“天色还不算很晚,刚近黄昏呢,风又这样大。璃姐儿与琅姐儿都算不得身子骨硬朗的。你给我寻件厚些的斗篷,我亲自去看看吧。”
  “是,那奴婢找找。”
  白鹭想想也对,便应了,果去对面屋子翻了一领厚厚的雪狐裘大斗篷,给陆锦惜披上了。
  这还不够。
  她想想又把那兔毛手笼给换了,说道:“姐儿们虽住得近,可身子骨真弱的是您。眼瞧着近暮了,天又凉,这雪貂手笼是前几日奴婢新制的,该更暖和些。”
  陆锦惜披了斗篷,又把手放进给她的新手笼,才算是妥了。
  临走前她吩咐屋里丫鬟:“迟哥儿那边也好生看着,若一会儿你们青雀姐姐回来了,只管叫她先看顾着哥儿。若有什么事,待晚些我回来再禀,不必出去找我。”
  “是。”
  小丫鬟们都一一应了。
  陆锦惜这才在白鹭的陪伴下,出了门,打左边跨院里,到了正屋后面的三间抱厦外。
  天还亮着,屋里却已经点了灯。
  焦嬷嬷把那灯芯挑亮了一些,看着坐在炕上一针一线慢慢绣着的薛明璃,叹了口气:“您绣了这小半月,总算是差不多了。等夫人见了,一定高兴的。”
  “真的?”
  薛明璃今年十岁,早已经懂事。她声音很柔软,很像她娘,五官也长开了一些,有点诗画般的精致。
  听见焦嬷嬷这话,有些喜出望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