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7节 (第1/2页)
“不方便?” “言少不是开玩笑?”剧院都是他开的,想看戏直接进来就成,用得着买票吗? “不是。” 经理没辙,只得“卖”给李谨言三张戏票。没想收钱,却被李三少把钱硬塞进了手里。 走出大世界,李谨言把一张戏票给了王叔,另外两张是给乔乐山和丁肇的,这两位竟然也是票友,刚知道时,李谨言半天没反应过来。 化学狂人和京剧票友,实在是联想不到一起去。 李谨言也没忘了楼少帅,不过大世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有一个包厢给他留着,买票,的确是用不着。 接楼二少和小胖墩回了大帅府,碰巧赶上楼大帅,楼夫人和几个姨太太在玩牌,李谨言问了一声好,把小豹子和胖墩“转交”,自己上楼去找楼少帅。 这几天公务没那么忙,这个时候,楼少帅基本都在家。 听到敲门声,楼少帅抬起头,李谨言推开门进来,背着手,笑眯眯的说道:“少帅,明天有空吗?” “恩?” “不忙的话,和我出去一趟?” “你和我?” “啊。”李谨言点头。楼夫人喜欢听旦角,孙大家唱的是老生。 “好。” 低沉的嗓音滑入耳际,似乎带着一丝不可察的笑意,李谨言小心肝不由得颤悠了一下。 “少帅,咱打个商量?” “什么?” “下次别再这么说话了成不?” “为何?” “我发憷。”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公历1920年8月27日,苏俄与白军在乌法签订了和平协议。 协议规定,双方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以东包括西西伯利亚平原,亚马尔半岛,新地岛均属西伯利亚政府统辖,以西地区,包括原沙俄在欧洲疆域均归于苏俄政府。 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欧洲段,双方出现了分歧。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决定以喀山站为分界点,以西到莫斯科段属苏俄政府运营,以东到鄂木斯克归西伯利亚政府。双方可在己方运营路段组织铁道守卫队,作为中心点的喀山实行共管,但双方均不得在此设兵,任何挑衅行为都将被视为战争的讯号。 从协议签订开始,苏俄政府与西伯利亚政府需依照条款规定,从非管辖地撤军。 协议还对交换战俘,归还被俘战舰做了规定。最迟十月底,被俘的士兵和武装平民都将被释放。 由于苏俄与白军在陆地海上互有胜负,战争赔偿自始至终没有被提及。 在谈判过程中,华夏代表建议双方可以考虑在喀山等地设立“自由贸易点”,允许国内国外的商人在此办厂,开设店铺,苏俄与西伯利亚政府分别派遣人员,共同管理该地的税收,制定各项规章。 这一提议得到了英法的赞成,西伯利亚政府代表没有反对,苏俄谈判代表经过与莫斯科沟通,也表示同意。 苏俄要恢复经济,西伯利亚政府也要为长远做打算,贸易恢复,商品流通,对双方都有好处。 “同意。” “同意。” 八月二十七日上午,苏俄政府与西伯利亚政府代表在和平协议签字。 自此,俄国出现了两个“合法”政府并存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后很长时间才被打破。后世习惯将布尔什维克政府称为苏俄,而将高尔察克和沙皇后裔共同领导的西伯利亚政府称为白俄。 为俄国带来和平的乌法谈判与《乌法和平协议》,因其象征意义和深远影响被载入史册。 但在喀山等地设立自由贸易点这一问题,后世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俄国国内部分学者,认为这是列强国家为进一步在俄罗斯攫取利益设下的烟雾弹。 “很显然,华夏,大不列颠,法兰西在当时达成了密谋。他们对俄罗斯矿产和黄金的掠夺,就是最好的证据。从乌发协议签订到德国再次挑起世界大战的二十年内,他们以极少的代价,从俄罗斯获得了难以计数的财富!” 不过,也有相当数量的人持反对意见,“若是没有这些贸易点,俄国的经济很难在短时间内回暖。不能否认,华夏和英法等国的商业行为,的确对俄国有不小的帮助。” 争论一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也没分出结果。 在此期间,还曾有人寻找史料,试图解开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黄金之谜。几百吨的黄金,在西伯利亚神秘失踪。无论是苏俄政府还是白俄政府,都否认这批黄金落在自己手里。罗曼诺夫王室后裔还曾公开指责苏俄政府派遣军队,从喀山的国库中盗走了这批黄金。 苏俄却指责白俄血口喷人,全部都是污蔑!黄金肯定是被当时的西伯利亚政府得到了,否则,白俄的经济如何能恢复得如此迅速? 双方都没有切实证据,最终只能停留在打口水仗上。 有人提出,黄金的失踪或许与当时在俄国的欧洲干涉军有关,另有观点认为,黄金实际落在了华夏人手里,但这种说法比苏俄和白俄的互相指责更不靠谱。 不过,大多数人都无法想到,往往最不靠谱的答案,才是事实的真相。 无论后世的人如何想,当时绝大多数的俄国人都在为停战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