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暴行 (第1/2页)
杨予安,一听这名字,脑海会不禁浮现出一位翩翩公子。 然而,见了真人才发现,只是名字起好了! 又矮又挫,用一个词形容,就是丑陋。 朱训樘掩饰惊讶,毕竟人不可貌相,他询问道:“你可有什么想法?” 杨予安面色如常,毫不自卑,一副自信淡然的模样,说道:“臣认为,大明应建立学院,招收大明百姓,在一些殷人区域也要设置一些学校,进行教化,改旗易帜。” “保持文化优越性,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对于不服教化者,应进行惩戒,近些年来,殷人风俗有明显反弹趋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不加管理,对大明有着巨大的风险。” “而且,国家应设立翰林,研读学问。” 立国之初,大部分都是由武将组成,文化水平几乎不是很高,这些年来,提高的不是很大。 朱训樘目光微闪,说道:“你和弘农杨氏什么关系?” 杨予安眼皮跳了一下,回道:“家父曾为弘农杨氏中的嫡子,因犯了错误流离海外,而后跟随成祖出海。” 弘农杨氏在整个中国历史中都鼎鼎有名,其先祖杨敞,是汉朝霍光的“秘书”,自此发家。 历经千年风云,每代都有风云人物。 建国之后,更有几位做了大官! 正所谓“天下杨氏出弘农,弘农杨氏遍天下。” 真没想到这新大明竟然也有弘农杨氏的人,而且也是嫡系。 朱训樘突然道:“把这件事交给你,你能做好吗?” 杨予安愣了一下,随后严肃道:“臣必全力以赴。” “好,那次是就由你负责,不过朕有一个条件。” 朱训樘笑眯眯地瞧着杨予安。 杨予安的鸡皮疙瘩不由自主地出现,总觉得皇帝不怀好意,他试探道:“不知是什么条件?” “很简单,希望你把你家的藏书开放天下,允许众人阅览。” 朱训樘说道。 杨予安嘴角抽了一下,这个条件可以说真是霸道。 书籍,对于古人来说,那可是传家之宝,一般秘不示人。 更不用杨家历史悠久,虽然带的书不多,但基本都是经典昂贵的书籍。 就凭皇帝一句话,就想对外开放,那…… 朱训樘也只是尝试一下,没想到杨予安认真地思考了片刻,竟然答应了。 朱训樘叹道:“爱卿大善!” 大明建造学院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天地。 西历1509年9月,大明第一所官方学校正式成立。 朱训樘亲自出席仪式。 大明皇家学院,初次招生,条件极其严格,非大明者不可入内。 第一届学生一百人,全是各地精英学生,年龄十六岁以下。 学院占地几百亩,国家提供饭食,住宿。 紧接着,接下来的时间里,各地纷纷成立学堂,面向大明和夏人。 大明人学费全免,可以自由阅览书籍。 而夏人需缴纳学费,且优异者才可阅读藏书。 在部落聚集地设立学塾,针对殷人。 三管齐下,到年底,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