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九阳之阴阳神功_第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节 (第4/4页)

到,却在这个时候,下面的五行禁阵却突然发难了。
  从五行禁阵中射出一股股天地五行元气,直接卷向了孔玉,先于孔明和石破天一步将孔玉卷到了五行禁阵之中,这让孔明和石破天两人都是大惊,连忙向前冲去,但是那五行禁阵却是传来了孔玉的声音,“父亲,我没事,你们不用担心。”
  听到了孔玉的话的时候孔明和石破天已经飞到了五行禁阵的上空,只差一步便要遭受五行禁阵的攻击了。听到被五行禁阵卷进去的孔玉没有事情,他们才止住了身形,站在五行禁阵的外面小心守候着,在万一孔玉遇到危险的时候就冲进去相救。
  孔玉虽然是被五行禁阵卷到了大阵里面,但是却没有遭受到任何的攻击,而他的身体也是悬浮在五行禁阵的中央,周围是那五色光柱,光柱之间是那无穷无尽的天地五行元气。
  感受着那浓厚至极的天地五行元气,孔玉却是静下心来,随后打开周身穴窍,开始吸收起天地五行元气来。
  正文 第41章 九转玄功
  本章字数:2213
  当初孔玉在打通了周身穴窍的时候,因为身处在世俗界中,所以就不能够吸收太多的天地五行元气,以至于就算是孔玉周身三百六十五个穴窍都被打通也对孔玉的功力增长没有多大的帮助,只能是靠周身穴窍吸收日月精华,刺激体内产生养精气血,来增加自己的功力。
  而现在入了修真界,虽然天地元气浓厚,但是孔玉却还是没有机会吸收天地五行元气,直到现在,孔立开启了五行禁阵,石破天和孔明在无法破解的时候,孔玉才觉得自己可以试一试,即使不行,但是那五行禁阵中的浓厚天地元气却是可以为他增加功力。
  周身三百六十五个穴窍在打开的瞬间,孔玉的身体穴窍中就生出了无尽的吸力,不断的吞噬起天地五行元气来,就像是饿极了的婴儿终于能够吃到奶了一样。周身穴窍一张一合的呼吸着,将源源不绝的天地五行元气吸收到体内。
  而吸收到了孔玉体内的天地五行元气并不是马上就被炼化成了浩然正气和紫府真气,而是淬炼着孔玉的身体,一遍遍的在孔玉的身体内流转,将孔玉周身穴窍变得更加的稳固,这是在孔玉打通周身穴窍的时候就应该做的事情,只是因为当时缺少天地五行元气所以便被耽搁了,还好可以吸收日月精华来弥补了。
  当吸收到的天地五行元气将孔玉的周身穴窍完全稳固了之后才进入了孔玉的身体,在经脉和识海中流转,最后被炼化成了浩然正气和紫府真气,而在这个过程中,孔玉的功力也是在不断的增加着。
  孔玉将周身穴窍都打通了,这就比一般的修炼者吸收天地元气的速度快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他本身又是五行均衡之体,不需要过滤天地五行元气,可以放心大胆的吸收,这样一来,就更增加了孔玉的吸收速度,而按照这样吸收天地五行元气的速度来看,孔玉的功力不增长的特别快,那就真是见鬼了。
  在炼精化气的阶段并没有什么心境领悟的问题,只需要不断的积累,将体内的阳精血气,日月精华,天地元气炼化成体内的真气,只要真气充足的程度达到了要求,那么便可以突破。而这五行禁阵中积累了上千年的天地五行元气,数量何等的庞大,足以让孔玉连连突破了。
  孔玉也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便极力的催动着周身穴窍吸收着天地五行元气,尽管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做能够对破解五行禁阵有多大的帮助,不过能够将这五行禁阵中的天地五行元气吸收的多一分,那么等别人破解五行禁阵的时候便可以容易一分。
  将心神完全的沉浸在吸收天地五行元气和修炼浩然正气,紫府仙诀上面,孔玉的头脑一阵空灵,而就在这样的状态下,也不知道过了多长的时间,孔玉只感觉到自己的体内已经开始发胀,再也承受不住更多真气的时候才清醒了过来。
  清醒过来的孔玉惊喜的发现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紫府仙诀都是达到了炼精化气九重天的境界,只差一步便可以达到炼气化神的地步,只是要想达到炼气化神的境界却是需要领悟天地奥秘,这样才可以突破,如今却是不能够再修炼了。
  内视着体内的情况,只见不管是丹田还是识海之中,都是滂湃浩荡的五彩真气,已经将丹田和识海都填满了,再也不能填进去一丝真气了。而孔玉睁开眼睛看见周围的天地五行元气依旧是浓厚异常,五色光柱依旧是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仿佛这一切都是没有什么改变一样。
  虽然自己的功力大进,达到了炼精化气九重天的境界,已经可以御空飞行,但是现在却还是没有对五行禁阵改变什么东西,依旧是不能破解五行禁阵去救自己的母亲,这对孔玉来说并没有什么好高兴的。
  孔玉盘膝坐在虚空之上,如今即使没有天地五行元气托着,孔玉也是凭借自己体内的真气御空飞行了,所以并不用担心会摔下地面摔成肉饼。只是看着周围依旧是浓厚的仿佛实质一般的天地五行元气却是让孔玉皱紧了眉头。
  如今他是一点都不可能再吸收一点的天地五行元气了,而五行禁阵不破,他便是没有办法救出自己的母亲,这使得孔玉的心里暗暗着急了起来。而就在这个时候,孔玉的眉心再次一动,随即一股比以往都是庞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记忆涌了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