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让我做一朵白莲花吧_第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节 (第2/3页)

伤口后端,防止血流的太多,另一边急唤春华来,为她紧急处理了伤口。
  她看着包扎好了的伤口,伤口上缠了几圈白布条,白布条上晕染着粉色的血痕。
  “难道有血光之灾?”方采言皱眉猜测,心里突突地跳着。
  映荷在一旁小声嘀咕,“莫不是娘娘你听说了方淳月和皇上的事,一时失神……”
  “乱说!”方采言立刻制止了映荷这张说什么都切中要害的嘴。
  要不是她这具十六岁青春萌动的身体,无意中中了历默清的蛊惑,她绝对可以做到波澜不惊。
  映荷便闭上了嘴,春华在一旁接口道:“时辰不早了,今日我们该去请安了!”
  方采言叹了口气,换了身正装,又让映荷给她梳了个普通的发髻,便去请安了。
  为表示低调,方采言没有选择坐轿,而是徒步而行,身边只有两个宫女跟着,便是春华和映荷。
  先是去永寿宫给太后请安,给太后请安不像给兰贵妃这样的掌管后宫政务的人请安,需要留下来汇报情况,只需要请个安,叩个头,就可以回去了,简单方便。所以永寿宫中一般都没有什么人,也碰不上几个嫔妃。而且太后喜欢清静,请安之后,就都忙着打发回去了,不准留在永寿宫叽叽喳喳惹太后心烦。
  永寿宫中装饰也素朴,且处处飘荡着佛香的气味。这香味她再熟悉不过,走进永寿宫她却有一种回了家的感觉。
  方采言并没有打算讨好太后的心思,却还是特意带了一串羊脂玉做的佛珠,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份礼物,还有包含了她前一世的记忆与心意。
  请安之后便供奉到太后手上。太后摸着光滑的佛珠,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哀家甫一见你便看出你与佛有缘。”太后道。
  方采言一联想,忽然明白了,可能是怀中的玲珑玉,牵引了太后的知觉,使她觉得自己与佛有缘。
  她没有抬头,依旧毕恭毕敬地跪伏在地上道:“臣妾对佛教知之甚少,只读过《法华经》,却是一知半解,不能得其真意。”
  “你肯向佛便是好事!”太后露出欣慰地笑容,“快平身吧!”
  “是。”方采言乖顺地站起身,抬头看向太后,前世的记忆忽然涌了上来。
  她的生母死的早,李孝芝作为她的养母,虽然从未苛责过她,却也从未给过她一丝一毫的母爱。可是太后不一样,这个耄耋老人,一心向佛向善,她心怀善意,留方采言在身边,就像个老母亲对待年轻的女儿一样对待方采言。
  从未怀疑过方采言接近她的真实用意。
  也可能是太后一生无女,唯一的女儿还因为早产夭折去世,所以她才会将母爱转移到方采言的身上。
  作者有话要说:  吃冰棍拉冰棍
  ☆、再请个安
  太后将佛珠送到嬷嬷手中,嬷嬷便十分珍重地收了起来。
  她年老的眼睛望向方采言的脸,这张脸是美丽的,但没有任何攻击力,是一张柔和的充满了温和爱意的脸。
  正是这样一张富有着慈悲佛像的面容,太后在方采言跳起《霓裳羽衣舞》时,才会格外注意了她。
  “好孩子,你过来。”太后向方采言招了招手。
  方采言心中一动,想到前世,太后也总是叫自己“好孩子”。
  她乖巧的走过去,伏在太后的座椅下,太后朝旁边挪了挪,让出一个位置,拍了拍,“好孩子,坐这儿!”
  方采言便依言坐了上去。
  没有任何如坐针毡的感觉,上一世坐的多了,此时只觉得异常温暖和熟悉。
  “今年多大了?”太后问。
  “十六。”方采言看着这张亲切熟悉的脸,有一种恍然如隔世的感觉。
  太后满意地点点头,“那日我打听些你的事,以你的模样个性,理应是早就得了恩宠的。可你非但没有恩宠,反倒是连一点存在感都没有,若不是你那日跳了一舞,怕是哀家到如今也不识得你,更别说皇儿。”
  方采言谦虚道:“臣妾只想着好好过生活,未曾想过引起注意。”
  太后摇摇头,“你倒是天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