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_第2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8节 (第1/2页)

“少帅,你出个声?”
  “……”
  “楼长风!”
  “恩。”
  “……”
  李三少彻底无语了。
  两人一路走过,果然如李三少所料,从头至尾惨遭围观。唯一能让李谨言感到安慰的是,再围观也没人敢往前凑,不携带武器的楼少帅,同样不怎么“亲民”。
  楼少数仿佛对围绕在周身的视线毫无所觉,拉着李谨言,直接朝一楼的食品柜台走去。几个身着便衣的兵哥跟在两人身后,还有五六个情报人员分散在四周,就算是在关北,两人的身份也注定了这些人不能少。
  一路走过去,李谨言也想开了,正主都不在意,他紧张什么?围观就围观吧,反正也不会少块肉。
  “少帅,咱们去那边,”指着左边透明的玻璃橱窗,李谨言说道:“睿儿喜欢这里的咸面包,云儿喜欢甜的。”
  保罗正将一炉新烤好的面包拿出来,转身看到站在柜台前的两个人,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作为一个德国人,一个曾经参加过一战,和华夏军队交战过,还曾有过战俘经验的德国士兵,哪怕只是个厨子,保罗也对楼逍留有深刻的印象。来到华夏之后,更是从报纸和杂志上了解到不少关于楼逍本人和楼家的事情。
  若是在欧洲,楼家完全代表着比国王更有权势的大贵族。
  对李谨言,保罗知道得并不多,仅在报纸上看到过他的照片。若只单独见到他,未必能认出来,可两个人站在一起……保罗深吸了一口气,紧张程度不亚于当初见到德国皇太子亲临前线。
  皇太子殿下可没尝过他做的土豆,甚至连“厨房”都没踏足。这位华夏最有权势的年轻将军,却和他的夫人一起到自己的店铺里买面包?
  上帝!
  “请问……”
  “是的!“
  “这个面包……”
  “是的,阁下,这是面包!”
  李谨言:“……”
  他知道这是面包,他只想问一问,刚出烤箱的这些是咸味还是甜味。
  或许是看不下去了,站在一旁的楼少帅突然开口,等他两句话说完,保罗已经干脆利落的将李谨言之前想买的面包分类装好。
  “给您,阁下。”
  “谢谢。”
  付过钱,楼少帅单手托着装面包的纸袋,侧头问李谨言,“还想买什么?”
  李谨言没说话,他第一次看到楼少帅这个“造型”。穿着长裤衬衫,抱着两袋长条面包也能帅成这样,是不是太没天理了?
  “怎么?”
  “没什么。”
  李三少摇头,暂且把天理什么的抛到脑后,再瞅瞅四周,很多人的神情也明显带着吃惊。这样也好。他始终记得楼少帅曾经在火车上说过的话,要想成为总统,给旁人的感觉,总不能一直像个万年冰块吧?
  不亲民,至少也能“居家”。
  李谨言买东西的效率很高,不到三十分钟,除了他自己和楼少帅,连同身后几个兵哥的手上都提满了。
  看着从“硬汉”降级到“苦力”的兵哥们,情报人员们一致认为,还做“幕后”工作更好。
  回到大帅府,小豹子和小胖墩正在玩迷宫游戏,楼夫人坐在一旁,不见楼大帅,估计又被白老请去品茶对弈了。
  楼大帅感叹“年迈”的那番话,不知为何还是进了白老的耳朵,自那以后,楼大帅的“退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娘。”
  “回来了?”
  两人坐到楼夫人对面,楼二少和小胖墩也没心思继续走迷宫了,一起看过来,小胖墩的鼻子还抽了两下。
  “大哥,言哥。”
  “大舅,言舅。”
  楼少帅冷眼一扫,正想往李谨言身边凑的小豹子和小胖墩马上立正站好、
  碰巧这时季副官送来电报,是俄国那边的消息,楼少帅起身去书房处理公事,小豹子和小胖墩这才来了精神。
  “言哥……”
  “行了,过来。”
  楼夫人笑着摇摇头,看着李谨言和两个孩子相处的情形,又感到欣慰。
  大帅说他老了,她何尝不是?
  揽镜自照,早已双鬓染雪,
  睿儿才八岁,逍儿的性子摆在那里,有言儿在,当真是楼家之幸。
  第二百六十八章
  进入十月,因苏俄与白军内战停运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欧洲段,重新恢复通车。
  虽然修复路轨和车站设施花费了不少时间,运行的车厢也显得老旧,落后于时代,可再次响起的火车汽笛声,还是让在场的俄国人全部兴奋的挥舞起了帽子。
  《乌法和平协议》签订后,苏俄政府与白俄政府分别开始实行新的经济政策。
  苏俄以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将在1918年之后收归国有的一部分工厂和店铺还给私人,并准备将部分企业租给外国商人和在革命中流亡的本国资本家。
  这一系列举措一直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但弗拉基米尔坚持认为,恢复国内经济比其他任何事都重要。
  “工厂里没有机器声,田间没有劳作的身影,看看吧,我们的人民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没有工作,没有面包,生病了没有医生,没有维持生活必须的一切!”
  “几千家工厂停工,农业的发展几乎停摆。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是让这个国家的齿轮继续运转,是让我们的人民重拾希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